平亂漫長路(4)─撫恤政策難平息民憤.泰南回教徒要求公平
陶公府受訪的回教領袖認為,短期內難以平息民憤,即使政府採取撫恤政策,也難在短期內重贏民心。
泰南也拉、陶公、北大年三府當中,陶公府回教徒最多,佔80%,形成泰國境內回教勢力最強大區域,從過去的媒體報導顯示,陶公府形勢最惡劣,有人勸阻記者遠離陶公府,在也拉已經感受人心惶惶,有人形容走在陶公府要更謹慎。
在人人勸阻的情況下,記者從也拉趕赴陶公府,甚至走入陶公府中央回教堂,親睹回教徒聚集開齋,等候待開齋祈禱結束,再與回教堂長老胡先阿占長談,聆聽泰南回教徒不滿之聲,感受泰南回教徒的心情。
回教徒纍積不滿
長老本身提出的看法顯示,事件發展至今不能否認政府強硬手法起阻嚇作用,促使今日回教徒保持緘默,這並不表示已經接受撫恤,可以想像他們已在心中纍積不滿,政府平定泰南三府的路還很漫長。
記者從也拉啟程趕100公里路,抵達陶公府時已是下午4時45分(泰國時間),這是一座建在海邊的城市,鬧市電單車上都是活力充沛的青少年回教徒,過去暴亂事件顯示,這一年齡層次的青年,常被誘往不同地點滋事,但是在陶公市內,他們就像受寵的鄰家兒女,騎在電單車上滿街穿梭。
由於走訪之前頻受勸告,令到記者抵達之前心有畏懼,但是車子行入陶公市那一刻,遠較也拉具有生氣的陶公市況,以及沿海區域的幽美景緻,頗令“受困”也拉兩夜的記者為之一振;這是一座蠻有生氣的泰南城市。
泰南回教徒開齋時間是傍晚6時(泰國時間),因此仍有閒暇走走看看,午市巴剎逛一逛,巴剎簡直人擠人,但是難以從巴剎擺攤經營的小販,以及趕市集購物的市民臉上感受“形勢惡劣”,頗令記者納悶的是,在這樣一座充滿生氣的城市裡,逛巴剎時跟一個回教徒蘇來曼閒聊,離開之前這名回教徒竟然勸告說:“晚上應該避免外出,這裡其實很危險。”
陶公府潛伏破壞力
顯見表面頗有生氣的陶公府,市內確實潛伏一股破壞力,滋事份子與軍警人員的衝突偶爾波及市民,土生土長的市民習以為常,今已適應亂局中的生活步伐,生活上不可違避的巴剎,因此成為活動中心,反觀旅遊區包括沿海建設的觀光設備,都已遭受動蕩局勢打擊,觀光景點盡皆擺空城。
宗教司阿末阿旺承認,滋事份子已經摧毀旅遊業,但是對回教徒而言,爭取公平對待比旅遊業更重要,回教徒要的是實際、有效幫助回教徒擺脫貧窮兼保回教徒尊嚴的和平方案。
陶公市內的回教領袖,堅決否認涉及搧動暴亂,但是承認回教徒的情緒仍難平伏,難保滋份子會再利用以破壞局勢。
長老:解決問題根源
政府須讓農民生活穩定
受詢及泰南究竟需要的是甚麼?陶公府中央回教堂長老胡先阿占答覆說,沒有平伏泰南回教徒的情緒,斷難避免回教徒繼受滋事份子煽動,暴亂事件必將持續上演,振興經濟必難依計落實,赤貧問題必難獲得解決。
他說,目前事件已在惡性循環,包括他也不相信泰南局勢可在短期內復元。
至於如何平伏回教徒情緒,胡先阿占認為以務農為主的回教徒,真正需要的是提攜農業的政策。
他說,一味歸咎分離主義份子滋事無濟於事,如何推動農業以保農民豐衣足食,讓農民生活穩定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。
青少年受利誘製造暴亂
他說,至今無人可以確認暴亂事件實屬分離主義份子所為,就以“達拜事件”為例子,許多陶公府的青少年,也被誘至達拜成為犧牲品。
他所掌握的情報是,有幕後黑手以金錢利誘青少年,一般矛頭直指回教分離主義份子所為,他更相信事件始於政治鬥爭,謀權之士與犯罪集團掛鉤,出動金錢利誘、提供鎗械製造暴亂之後,所謂的分離主義份子反成代罪羔羊。
他知道被指為分離主義組織的北大年統一解放陣線,至今確有人員活動,他不曾和這些人員接觸,但是通過他所能夠掌握的情報,他不相信這些人員有錢有勢,不相信這些人員有能力提供金錢、鎗械誘使青少年加入暴動。
他說,不管是那一方面黑手策劃暴亂,入世不深的青少年是被利誘參與,他們也是“受害人”,不滿情緒使到利誘手段更易得逞,平伏不滿情緒是避免繼受利誘的適當做法。
他說,接受宗教教義的回教徒,甚至可以調整課程網要,注入泰國意識以淡化分歧,但是不能接受不公平待遇,尤其達拜事件衝激已成心中烙印,回教徒感受遭遇不公平對待,始於今年初的諸多衝突,包括達拜事件的處理方式,都是挑起回教徒不滿情緒的根源,這是泰國政府必須正視的關鍵。
人在現場─深入分析後才寫稿
自上週踏入泰南三府探討騷亂在民間所引起的影響後,不知不覺中,我和紹安已來到採訪目的地的最後一站──北大年。
這一回更是我今年內第3次踏足北大年,而且每一次都與泰南的動亂有關。
也拉府是我們的首站,在我們抵達也拉市之前,當地發生了導致二十餘名警員和平民傷亡的連環爆炸事件。或許有一些人覺得我們在事發後才前往泰南採訪似乎不合時宜,但是,打從開始我們的任務並非採訪新聞,而是探討過去10個月不曾平息的鎗擊、動亂事件等對泰南社會所造成的激蕩,以及瞭解人民的心聲。
訪問各階層人士
我們訪問了許多社會、宗教領袖,平民百姓甚至教育工作者,目的是在於讓廣大讀者得到更多訊息,讓讀者在閱讀大多來自外國通訊社新聞的同時,也知悉泰國的最新局勢。
我們兩人發覺,經過這一次的採訪任務,我們對泰南民情有更深一層瞭解,豐富了各自工作經驗,各種經歷也讓我們大開眼界。每個晚上,我們互相討論一天的訪問,並且深入分析和研究後才開始寫稿,往往要工作超過深夜2時(大馬時間)後才能安寢。
為避免引起任何誤會,我們展開一個採訪工作時都會道明來意,每一位受訪者都樂於接受訪問,雖然有者不願自己的照片或名字見報,但是,他們依然毫不抗拒地回答記者的問題,令我們感到欣慰。
只肯拍照姓名保密
在眾多受訪者當中,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,在北大年採訪一位於林姑娘靈慈聖宮附近擺攤售賣土產的女販商時,她大方地讓記者拍照後卻堅持不肯透露姓名或店名,無論記者如何遊說,她還是笑臉盈盈地婉拒記者的要求,記者最終只能知難而退。
她可說是我們採訪對象中的“異數”,一些受訪者向記者透露了姓名或店名後拒絕拍照,一些則保持高度的合作,卻未料及在採訪的最後一站,遇上了一個讓我們啼笑皆非的受訪者。
不過,我還是向她買了200克的魷魚,當作晚上打稿時的零食。
泰南也拉、陶公、北大年三府當中,陶公府回教徒最多,佔80%,形成泰國境內回教勢力最強大區域,從過去的媒體報導顯示,陶公府形勢最惡劣,有人勸阻記者遠離陶公府,在也拉已經感受人心惶惶,有人形容走在陶公府要更謹慎。
在人人勸阻的情況下,記者從也拉趕赴陶公府,甚至走入陶公府中央回教堂,親睹回教徒聚集開齋,等候待開齋祈禱結束,再與回教堂長老胡先阿占長談,聆聽泰南回教徒不滿之聲,感受泰南回教徒的心情。
回教徒纍積不滿
長老本身提出的看法顯示,事件發展至今不能否認政府強硬手法起阻嚇作用,促使今日回教徒保持緘默,這並不表示已經接受撫恤,可以想像他們已在心中纍積不滿,政府平定泰南三府的路還很漫長。
記者從也拉啟程趕100公里路,抵達陶公府時已是下午4時45分(泰國時間),這是一座建在海邊的城市,鬧市電單車上都是活力充沛的青少年回教徒,過去暴亂事件顯示,這一年齡層次的青年,常被誘往不同地點滋事,但是在陶公市內,他們就像受寵的鄰家兒女,騎在電單車上滿街穿梭。
由於走訪之前頻受勸告,令到記者抵達之前心有畏懼,但是車子行入陶公市那一刻,遠較也拉具有生氣的陶公市況,以及沿海區域的幽美景緻,頗令“受困”也拉兩夜的記者為之一振;這是一座蠻有生氣的泰南城市。
泰南回教徒開齋時間是傍晚6時(泰國時間),因此仍有閒暇走走看看,午市巴剎逛一逛,巴剎簡直人擠人,但是難以從巴剎擺攤經營的小販,以及趕市集購物的市民臉上感受“形勢惡劣”,頗令記者納悶的是,在這樣一座充滿生氣的城市裡,逛巴剎時跟一個回教徒蘇來曼閒聊,離開之前這名回教徒竟然勸告說:“晚上應該避免外出,這裡其實很危險。”
陶公府潛伏破壞力
顯見表面頗有生氣的陶公府,市內確實潛伏一股破壞力,滋事份子與軍警人員的衝突偶爾波及市民,土生土長的市民習以為常,今已適應亂局中的生活步伐,生活上不可違避的巴剎,因此成為活動中心,反觀旅遊區包括沿海建設的觀光設備,都已遭受動蕩局勢打擊,觀光景點盡皆擺空城。
宗教司阿末阿旺承認,滋事份子已經摧毀旅遊業,但是對回教徒而言,爭取公平對待比旅遊業更重要,回教徒要的是實際、有效幫助回教徒擺脫貧窮兼保回教徒尊嚴的和平方案。
陶公市內的回教領袖,堅決否認涉及搧動暴亂,但是承認回教徒的情緒仍難平伏,難保滋份子會再利用以破壞局勢。
長老:解決問題根源
政府須讓農民生活穩定
受詢及泰南究竟需要的是甚麼?陶公府中央回教堂長老胡先阿占答覆說,沒有平伏泰南回教徒的情緒,斷難避免回教徒繼受滋事份子煽動,暴亂事件必將持續上演,振興經濟必難依計落實,赤貧問題必難獲得解決。
他說,目前事件已在惡性循環,包括他也不相信泰南局勢可在短期內復元。
至於如何平伏回教徒情緒,胡先阿占認為以務農為主的回教徒,真正需要的是提攜農業的政策。
他說,一味歸咎分離主義份子滋事無濟於事,如何推動農業以保農民豐衣足食,讓農民生活穩定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。
青少年受利誘製造暴亂
他說,至今無人可以確認暴亂事件實屬分離主義份子所為,就以“達拜事件”為例子,許多陶公府的青少年,也被誘至達拜成為犧牲品。
他所掌握的情報是,有幕後黑手以金錢利誘青少年,一般矛頭直指回教分離主義份子所為,他更相信事件始於政治鬥爭,謀權之士與犯罪集團掛鉤,出動金錢利誘、提供鎗械製造暴亂之後,所謂的分離主義份子反成代罪羔羊。
他知道被指為分離主義組織的北大年統一解放陣線,至今確有人員活動,他不曾和這些人員接觸,但是通過他所能夠掌握的情報,他不相信這些人員有錢有勢,不相信這些人員有能力提供金錢、鎗械誘使青少年加入暴動。
他說,不管是那一方面黑手策劃暴亂,入世不深的青少年是被利誘參與,他們也是“受害人”,不滿情緒使到利誘手段更易得逞,平伏不滿情緒是避免繼受利誘的適當做法。
他說,接受宗教教義的回教徒,甚至可以調整課程網要,注入泰國意識以淡化分歧,但是不能接受不公平待遇,尤其達拜事件衝激已成心中烙印,回教徒感受遭遇不公平對待,始於今年初的諸多衝突,包括達拜事件的處理方式,都是挑起回教徒不滿情緒的根源,這是泰國政府必須正視的關鍵。
人在現場─深入分析後才寫稿
自上週踏入泰南三府探討騷亂在民間所引起的影響後,不知不覺中,我和紹安已來到採訪目的地的最後一站──北大年。
這一回更是我今年內第3次踏足北大年,而且每一次都與泰南的動亂有關。
也拉府是我們的首站,在我們抵達也拉市之前,當地發生了導致二十餘名警員和平民傷亡的連環爆炸事件。或許有一些人覺得我們在事發後才前往泰南採訪似乎不合時宜,但是,打從開始我們的任務並非採訪新聞,而是探討過去10個月不曾平息的鎗擊、動亂事件等對泰南社會所造成的激蕩,以及瞭解人民的心聲。
訪問各階層人士
我們訪問了許多社會、宗教領袖,平民百姓甚至教育工作者,目的是在於讓廣大讀者得到更多訊息,讓讀者在閱讀大多來自外國通訊社新聞的同時,也知悉泰國的最新局勢。
我們兩人發覺,經過這一次的採訪任務,我們對泰南民情有更深一層瞭解,豐富了各自工作經驗,各種經歷也讓我們大開眼界。每個晚上,我們互相討論一天的訪問,並且深入分析和研究後才開始寫稿,往往要工作超過深夜2時(大馬時間)後才能安寢。
為避免引起任何誤會,我們展開一個採訪工作時都會道明來意,每一位受訪者都樂於接受訪問,雖然有者不願自己的照片或名字見報,但是,他們依然毫不抗拒地回答記者的問題,令我們感到欣慰。
只肯拍照姓名保密
在眾多受訪者當中,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,在北大年採訪一位於林姑娘靈慈聖宮附近擺攤售賣土產的女販商時,她大方地讓記者拍照後卻堅持不肯透露姓名或店名,無論記者如何遊說,她還是笑臉盈盈地婉拒記者的要求,記者最終只能知難而退。
她可說是我們採訪對象中的“異數”,一些受訪者向記者透露了姓名或店名後拒絕拍照,一些則保持高度的合作,卻未料及在採訪的最後一站,遇上了一個讓我們啼笑皆非的受訪者。
不過,我還是向她買了200克的魷魚,當作晚上打稿時的零食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